新实用主义者大多持反再现论立场, 其中以罗蒂和普特南最为突出。普特南早期持功能主义观点, 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人的大脑, 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与人脑的运行状态是同一的。后来, 他放弃这种观点, 不再仅仅在大脑的功能状态中寻找对认知活动的说明, 而是引进社会环境因素, 以便用这两者共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他还进而认为心灵不是一个器官, 而是一个能力系统。他说: “关于心灵的谈论不是一种关于我们的某个非物质的部分的谈论, 而毋宁是以一种方式对我们所拥有的某些能力的运用所作的描述, 这些能力是与我们大脑的活动以及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一道产生的。” (普特南,1999年, 第37页) 他强调心灵与外部世界不是相互分割的, 也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罗蒂特别提出“反镜式哲学”或“反再现论”、“反表象论”的口号, 把笛卡尔、洛克、康德、罗素、胡塞尔等“主流派”哲学家, 称为镜式哲学的主要代表。笛卡尔首先提出心身二元论,认为心灵是一面自足地映现世界的镜子。洛克提出白板说, 康德提出一套认识规则, 使镜式哲学更加完善。罗素等人的分析哲学企图用语言哲学取代传统的认识论, 用“语言怎样与世界挂钩”取代传统认识论的“心灵怎样与世界挂钩”, 用由语言构成的自然之镜取代自笛卡尔以来的由心灵构成的自然之镜。可是, 他强调指出, 笛卡尔、罗素、胡塞尔等人倡导的镜式哲学已遭到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杜威等一大批“无镜哲学家”或“教化哲学家”的有力批驳, 并提出用“认识论的行为主义”取代传统的再现论, 主张参照社会和人的行为来说明认识的真理性。他说: “参照社会使我们能说明的东西来说明合理性与认识的权威性, 而不是相反, 这就是我将称作‘认识论的行为主义’的东西的本质, 这也就是杜威和维特根斯坦共同具有的态度。” (罗蒂, 1987年, 第115页)
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究竟是彼此分离还是合二为一这个问题上, 少数实用主义者倾向于认为这两者是彼此分离的。例如, 詹姆斯认为, 就知觉而言, 感觉的认识对象就是实在, 感觉是对实在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虚假的, 还可能是错误的。换句话说, 感觉既可能与实在相类似, 又作用于实在, 也可能与实在相类似, 但不作用于实在, 还可能虽作用于实在, 但不与实在相类似。他说: “说得更简单些: 感觉q认识一切它所类似, 而且直接或间接所作用的实在。如果只类似而不作用, 那是幻梦; 只作用而不类似, 则是错误。” (詹姆士, 第176页) 就象征性或概念性的思维而言, 许多认识事例可能既不与它们的实在相类似, 也不直接作用于它们的实在。与詹姆斯相似, 刘易斯也认为认识的内容必须有所指示, 也就是说, 有一种处于经验自身之外的东西被指示、被相信或被肯定。当这样的认识是真实的时候, 它就必须与这样地被指示、被相信或被肯定的事物相对应、相符合或相契合。
与他们不同, 大多数实用主义者反对传统认识论中关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二元论观点, 否认认识对象独立于认识活动, 强调认识对象与认识活动不可分离。早在杜威那里, 已对这种反二元论观点作过论证。他以原始经验为依据, 强调原始经验或素材虽存在于认识活动之先, 但它们当时并非认识对象, 只是一种将被认识的东西。只有当我们被这种将被认识的东西所激发、对之产生疑问、对之进行探索时, 才把它变成认识对象。他说: “素材是指还需要进一步解释的题材; 是一些还需要加以思考的东西。对象是最后的东西; 它们是完备的、已完成的; 思考它们只是对它们加以界说、分类,进行逻辑上的安排, 进行三段论式的推论等等。” (杜威, 第72页) 他反复强调认识对象与认识活动一道出现, 两者不可分离; 或者说, 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是不可分离的。
在新实用主义者那里, 这种反二元论的立场表现得更加明显。戴维森继承蒯因的整体论观点, 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问题上, 除承认认识主体(心灵、自我、第一人称等等) 与认识客体(世界、实在等等) 的存在外, 还提出“解释者”这个不可或缺的第三个认识要素, 由此形成由说话者、解释者以及他们共享的语言环境这三者构成的“三角构架”这样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普特南着重分析心身二元论的形成过程, 认为这种二元论的倡导者不是笛卡尔, 而是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论者, 因为他们把心灵等同于影像或观念, 又把影像或观念看作精神的。另一方面, 自伽利略以来, “自然世界”这个概念也发生变化, 于是“心灵世界”和“自然世界”便被看作两个相互分离的领域, 这就为心身二元论铺平了道路。罗蒂的反二元论立场更加坚决, 他竭力主张要抛弃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区分, 要突破内在之物和外在之物的区分,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那张把心灵与世界隔离开来的屏幕。他说: “一旦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区分行不通, 那么实在和表象之间的区分也就行不通了, 在我们和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屏障的担忧也是如此。” (罗蒂, 2003年, 第31页) 有些西方哲学家认为形成这样一道屏障的东西也许是语言, 他则认为事实上并不存在认识主体借助于语言去再现或表象认识客体的问题, 强调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区分是不能成立的。
【参考文献】
杜威, 1966年: 《确定性的寻求》, 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9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蒯因: 《一些离奇的想法》, 英文版。
1953年: 《从逻辑的观点看》, 英文版。
刘易斯, 1946年: 《对知识的评价和分析》, 英文版。
1965年: 《对知识的评价和分析》, 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蒂, 1987年: 《哲学和自然之镜》, 三联书店。
2003年: 《后形而上学希望》, 上海译文出版社。
普特南, 1990年: 《带有一副人面的实在论》, 英文版。
1999年: 《三合一的绳索: 心灵、身体和世界》, 英文版。
塞拉斯, 1967年: 《哲学的视野》, 英文版。
詹姆士, 1989年: 《实用主义》, 商务印书馆。
(原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录入编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