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根丁在经过六年旅行之后, 来到布维尔小城从事研究工作。,他希望能安静地写作, 摆脱人生的烦恼。可是, 有一天, 他突然感到混身不适, 只要他看见周围的东西, 周围的人,只要他与别人接触, 听到别人说话, 就会十分难受。无论在家里, 在图书馆里, 还是在大街上、在咖啡馆里, 这种感情总是烦扰着他。他试图用回忆, 用写作, 或去找老板娘厮馄沫摆脱这种感情, 但结果是无济于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萨特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借洛根丁之口说明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 厌恶” 。在咖啡馆里, 当女招待向洛根丁问话时, 洛根丁感到“ ‘厌恶’ 抓住了我……我甚至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 我看到五颜六色在我周围游弋。就是这样从此, ‘厌恶, 就没有离开我, 它控制了我。”[12]仓在他看见老板娘的表兄阿道夫, 观察他映在咖啡色墙上的兰衬衣时, 他说“这衬衣也使人厌恶。或者说这就是厌恶。” [13] 接着他又解释道“ 厌恶并不在我身上在那边墙上, 吊带上, 在周围的任何地方我都感觉到它。”[14] 可见, 萨特认为“ 厌恶”之感是人视、听、触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相遇的必然结果。在萨特看来, “ 厌恶”这种感觉就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换句话说, 也就是被外在遭遇抓住的内在遭遇。说到底, 厌恶就是一种觉悟的表现, 它给人带来并揭示存在着的世界。
萨特认为, 所以会产生“ 厌恶” , 那是因为“ 我” 以外的世界是丑恶的、荒谬的、不可捉摸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萨特在书中用来描写外界人和物的词是十分粗俗的。比如, 在谈到自修生的手时说“ ⋯ ⋯他把象白肥虫似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在谈到自修生的眼睛时说“它是透明的, 软软的、混浊的, 周围是红色, 活象是鱼鳞。”又如, 在月日的日记中, 还有这样一段描写“ 太阳在纸桌布上投下一圈光影。在光影中, 有一只苍蝇在取暖, 它迟钝地爬行着, 前面的脚互相抓搔。”类似这样的描写在书中经常出现。萨特这样描写周围事物是为着渲染客观世界的丑恶, 是为了说明, 如此丑恶、令人反感的客观世界, 如此辛酸、苦难、不可控制的人生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来只能产生“ 厌恶” 。因为, 在萨特看来, “ 厌恶” 的感觉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谁也无法避免和摆脱它, 甚至可以说, “ 厌恶”就是人生本身。年,在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中, 萨特曾抽象概括了“ 厌恶” 的哲学意义“ ……在没有任何一种痛苦、愉快与确切的烦恼是通过意识而存在时, ‘自为之物’不断投射在一种纯粹的、即不加修饰的偶然性一边。意识总是‘拥有’ 一个体躯。一般感觉的感情总和便纯粹是对无色彩的偶然性的一种不定位的捕获, 也纯粹是对客观存在的自我感知。这通过我之’自为之物’对不离我身的, 我经努力欲摆脱而又不能的乏味感情—这也是我的感情—的长久理解就是在别处我们在’厌恶’名下所描写的那些东西。一种呆滞的不可克服的厌恶连续不断地向我的意识揭示我的身体有时, 我们为从中解脱而研究身体的愉快与痛苦, 但是, 每当痛苦或愉快通过意识而存在时, 它们就表现出自己的虚伪性和偶然性, 而它们是在‘厌恶’这个基础上显露出来的。我们远不应该把‘厌恶’这个词理解成为从生理作呕引出的隐喻, 正相反, 是在‘厌恶’的基础上, 产生了一切具体的与经验的、引起我们呕吐的厌恶比如腐肉, 生血, 垃圾等引起的厌恶。”[15]
这一段论述比较明确地说明了“ 厌恶”的意义, 这段话说明人的厌恶的产生是以人的肉体存在为条件的, 如果只有意识, 人不会产生“ 厌恶” 。另一方面, “ 我”若要认识世界, 就必须同时认识我的身体本身, 因为人同外界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感觉。“ 厌恶”是人通过感觉对于世界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认识。“ 厌恶”形成的过程, 也就是主观接触客观世界而对客观世界形成意识的过程, 客观世界只有被主观所意识才包含有意义—即“ 厌恶”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 萨特极力强调的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意识性, 因而他说主观意识的“ 厌恶” 是生理“厌恶” 的基础。由此可见, 萨特所指的存在并不是客观存在, 而是人的主观性存在, 思维的存在, 即先有人的主观意识, 先有主观意识与外界事物发生的关系, 才可能谈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厌恶》一书是围绕着“ 厌恶”这个概念展开的。洛根丁在近三百页的日记中用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萨特说明了“ 厌恶” 的感受乃是人的存在处于清醒阶段对人生与自然的认识。洛根丁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当洛根丁被“ 厌恶”缠绕, 感到这种感觉无处不在时, 他很烦恼, 他开始还有幻想, 他与自修生接触, 去图书馆整理罗尔邦的资料, 他盼望安妮, 迫不及待地与安妮相会, 他企图从这里寻求慰籍, 超脱于“ 厌恶”之外。但是在一次次幻想都破灭之后, 他终于最后清醒了那是在与安妮见面后, 他发现连安妮也变了, 也变得使他厌恶。过去的一切一去不复返了, 再也抓不住了。昔日的情分绝不能再现, 他们两人也没有可能重新一起生活了,唯一的生路就是分道扬镖了。这时他说“ 我猛地苏醒了。”[16]这是他最后的苏醒。他认识到他无法摆脱“ 厌恶” 。即使有时偶然能感到一点轻松和偷快, 暂时解脱出来, 那也不过是短暂的一刻, 那是“ 厌恶让我稍事休息一下。但我知道, 它还要来的因为厌恶才是我的常态。”[17]这就是洛根丁最后得出的结论。
五
虽然洛根丁时时感到“ 厌恶” 的威胁, 并认识到无法摆脱它, 我们在书中还是能处处看到, 他在时时努力挣扎, 企图战胜“ 厌恶” 。这种企图, 越到日记的最后就表现得越强烈, 我们还可以深深感到自始至终, 洛根丁都是在痛苦的努力之中生活, 他始终没有放弃与“ 厌恶”斗争虽然, 厌恶顽固地跟着他。
洛根丁是不甘心受“ 厌恶” 摆布的, 他是痛苦的, 在最后的幻想破灭后即与安妮分离后, 说“ 我并不仅仅是因为离开她而感到难受只是一想到又要回到孤独之中, 我就极度畏惧……”[18] 在这种失望中, 他又说道“ 我是自由的、我再没有任何理由活着, 所有我尝试过的理由都失去了, 我不能再想象什么别的。我还年轻, 我还有足够的勇气重新开始。但是, 应该重新开始什么呢在我最恐惧, 厌恶最深的时候, 我是多么期待安妮能解救我啊。但只是在今天, 我才真正清醒了。我的过去已死亡。罗尔邦死了, 安妮的到来只是夺走了我的希望。我独自一人站在这花园环绕着的白色大街上。我是孤独的, 自由的。然而, 这种自由和死亡有点相象。”[19]
在日记的最后部分, 洛根丁表达了他在失望中的极其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对厌恶有了认识, 也就是说对人生, 对世界有了认识, 他清醒了。另一方面, 他又害怕孤独, 欲摆脱孤独和厌恶。因此, 他面前的路是艰难的。但是, 洛根丁并没有绝望, 他希望自己能从零开始。在离开布维尔之前, 他在咖啡馆的飘逸歌声中, 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他希望, 这次离开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他说“ 也许有一天, 当我想到这一天, 这一阴暗时刻⋯ ⋯我会感到心跳得更快, 我会说‘从这一天、这一时刻起, 一切都又开始了。”[20] 因此在日记最后, 失望的洛根丁并没有绝望。事实上我们在书的后部, 能隐约地感到洛根丁的希望所在。而且, 读者也已经接触到了为从厌恶中解脱出来的有关自由的概念。
洛根丁最后终于明白了任何外界具体的东西, 任何别人都是无法给他任何帮助的(在萨特的另一本书中, 主人公说“ 他人是我的地狱。”[21]) , 再说, 外界世界虽是使人厌恶, 但它是
不能毁灭的, 人又因为有个讨厌的肉体, 所以在现实中就总是“ 厌恶” , 总是感到痛苦不安的。在《厌恶》一书中, 洛根丁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出解脱的道路, 但是他已悟到了一个道理现实无法改变, 要摆脱现实, 只有靠脱离现实的意识。《厌恶》一书的结尾很有此含意“夜幕降临。在波兰达尼亚旅馆的二层楼上, 有两扇窗里的灯发出光亮。新车站工地传来浓重的湿木材的味儿明天, 雨将在布维尔降临。”这书的结尾一段要读者明白, 布维尔没有变, 而洛根丁则要离开这里, 他要开始新的生活。这也暗示读者客观世界是老样子, 而人必须脱离它才能有所解脱。这个思想经过萨特的总结概括, 发展而成了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在《存在与虚无》等哲学著作中, 萨特使这个概念理论化。萨特认为, 存在自己是不能超越存在的,只有虚无才能超越存在, 人的意识能在想象中超越一切实际存在, 人凭借特有的天赋想象力可以自外于事物, 自我外化, 自我超越, 或自我隐退, 自我掩盖, 这样就可以使自己从周围夕现实的困扰中摆脱开来, 达到“ 自由”的目的。蒙台涅曾有一句名言“ 每个人的处境佳否, 全视他自己的思想, 快乐的, 是那自己觉得快乐的人,而不是那别人认为他快乐的人, 只有信念能使快乐真实。”萨特与蒙台涅在企图用自己的心境去改变客观世界的这一唯心主义观点上是一致的。
六
《厌恶》一书在1938年出版时, 并没有引起什么特别强烈的反响。而在十八年后的1956年再版时, 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五十年代是存在主义在法国发展的鼎盛时期。萨特存在主义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对生活不抱希望, 然而又充满个人幻想的心理, 这迎合了战后法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悲观、仿徨的情绪。而残酷的现实使人们希望和平能带来安宁与幸福的善良愿望彻底破灭, 使得这情绪更加发展。因此, 存在主义就在这种社会情绪中迅速发展起来了。而使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文艺作品《厌恶》, 则随着存在主义在法国的兴起, 随着萨特声誉的不断提高, 成为一本有很大影响的畅销书。这是《厌恶》在五十年代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该指出的是, 《厌恶》一书整个来讲笔调是低沉的, 充满忧郁、悲观的情绪。但不能否认, 书中还有另一面, 那就是乐观主义的一面。尤其是书的后一部分, 萨特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摆脱丑恶现实, 不顾一切寻求生路的欲望, 使读者感到不管外界如何, 萨特还是要奋斗的,不甘心命运的摆布, 不甘心为“ 厌恶”征服的。萨特哲学体系和世界观从根本上讲是主观主义的, 但尽管如此, 他在清醒看到使人厌恶的资本主义世界后, 仍然不屈服, 仍然强调主观能动性, 不能不说是一种含有痛苦的乐观主义, 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在动荡而又令人厌恶的资产阶级社会中, 萨特始终保持了反叛精神。他不论在什么环境里, 都不放弃奋斗, 都为自己认为是美好的理想, 为自己信仰的真理不屈不挠的奋斗, 一生如此, 始终不渝。这种精神与他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宣扬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一点也足以使他逝世月后, 受到法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哀悼和同情, 也是他的作品得到全世界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
【注释】
[1] 卡夫卡(1883一1924), 奥地利著名作家。
[2] 布尔奇斯, 西班牙城市名。城中有著名的哥特式教堂
[3]<,/,SPAN> ·德波瓦尔《时代力量》(La force de l’age),第111页。
[4][5][8][9][10][12][13][14][16][17][18][19][20]《厌恶》,达伽马出版社,1938年版第9页、141页、84页、142-143页、149页、33页、34页、219页、220页、215页、213-220页、249页。
[6][7]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第26页、44页。
[11] 《厌恶》第143页。这里, 萨特所说的虚无就是指超脱存在的自由.
[15] 《存在与虚无》第404页.
[21] 《禁闭》第167页。
[22] 萨特在这里说的虚无, 实际就是主观意识。
(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录入编辑: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