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思辨东方”系列讲座第35讲纪要 | 纪华传主讲:禅宗心性论与中国哲学

  2024年5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及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东方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思辨东方”系列讲座第32讲“禅宗心性论与中国哲学”在哲学研究所举行。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纪华传研究员。会议由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成建华研究员主持。参与会议的还有世界宗教研究所王鹰副研究员、张旭助理研究员、易中亚助理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林啸副教授以及哲学所《世界哲学》编辑部主任洪军研究员、东方室范文丽副研究员、米媛助理研究员、魏伟助理研究员、张天一助理研究员等,线上线下一共一百余人参加了讲座。 

  纪华传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禅宗、中国佛教及近代佛教史,代表作有《吉藏二谛思想研究》(2001)、《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2006)、《禅宗与中国佛教》(2008)、《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2010)、《明清鼓山曹洞宗文献研究》(2014)、《中国近代佛教史》(2014)等。 

  讲座伊始,纪华传研究员以一张手绘图对禅宗之般若、心性等理论基础,如来禅、祖师禅等修行方法以及藉教悟宗、机锋棒喝等门庭施设之道进行了解释,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总体架构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与区分。随后,纪华传研究员按照历史演进的逻辑,以禅宗六祖为论述核心,梳理了从印度到中国的心性论思想脉络。禅宗心性论源自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既是中国禅宗思想的核心,也是其解脱实践的基础。纪华传研究员强调,“心”与“性”各有所指,不宜混淆。心既有妄心、凡夫心,又有清净真心、妙明真心。性即真性、自性、本性、佛性,与真心相通,指众生的本来面目。禅宗心性论主张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称为真心、自性、佛性等。纪华传研究员引用了《楞伽经》和达摩《二入四行论》的内容,强调众生本性清净,因妄想所覆,无法解脱。达摩提出了“理入”修行方法,主张通过“藉教悟宗”,舍妄归真,达到解脱。四祖道信继承了达摩的如来藏心性理论,提出“念佛心是佛”和“本心是佛”的思想。五祖弘忍在道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本心是佛”,提出“守心”作为修行方法。弘忍认为,众生本有清净本心,与佛无异,守住本心即是成佛。六祖慧能及其门下特别重视“识心见性”和“即心即佛”的思想。慧能认为,众生心本来清净,一念悟即佛,不必经历长期的舍妄归真、去染还净的修行过程。慧能主张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将修行融入行住坐卧,展示了其简约易行的特点。纪华传研究员通过讲座,深入探讨了禅宗心性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展示了禅宗心性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就禅宗心性论与中国哲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禅宗心性论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范文丽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