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设计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第一期工作坊成功举办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华美学学会指导的“设计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第一期工作坊圆满结束。工作坊时间从2023年10月20日开始至24日结束,旨在打造设计实践与理论的对话平台,推进美学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等高校和设计院的19位从事设计实践和设计教学的高校教师、青年设计师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10月20日上午,本次工作坊的开幕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902会议室召开。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卢春红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志强研究员致辞。张志强研究员首先对各位参会的青年学者和设计师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哲学研究所在美学方面的研究传统以及新时期美学研究的转向,以及哲学美学研究对设计领域的理论支持,期望这次工作坊能够推动设计美学与实践的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致辞

工作坊开幕式现场

  本次工作坊从“设计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主题出发,邀请了业界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设计师为工作坊举办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分为三个大部分:理论与创新;设计史、设计美学和设计批评;设计文化和设计实践。 

    

  一:理论与创新 

    

  “在世超越”与“乐生”:儒家的生活美学意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徐碧辉研究员为工作坊作了首场讲座。徐碧辉研究员通过对“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个儒家美学命题文本来源和阐释史的梳理,提出孔子的道德是“仁”的一种内在化,而非一种道貌岸然的表象现象,颜回贫而不改其乐正符合孔子的这一想法。这种强大的人格力量,克服了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达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而“曾点气象”,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之处的一种疏离,直接面对和向往自然,同时克服了封建社会中复杂的等级秩序,成为一种审美与道德合一的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升华。儒家修养中的“审美点化”和“审美升华”,同时也表现在对“乐”的追求上。《论语》中的乐,有“乐活”、“乐学”、“乐生”,这种乐既不是完全感官肉体之乐,也不全是精神愉悦之乐,是灵与肉、身与心、物质与精神融合汇通的结果,是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落实在具体艺术形式上,表现在孔子对音乐的理解上。孔子对音乐的鉴赏和实践,借助这种艺术熏染、陶冶自己的性情而使身心得以艺术化。这说明,在原始儒学时代,儒家和儒学对道德的要求是一种内在心理的自觉冲动,而非外在的强制标准。对道德人格的修养和对保持本真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儒家修行对在世生活的超越和对日常生活起居修养功夫的重视。 

徐碧辉研究员讲座现场

  《中国材料与中国审美》:这是10月21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谷泉老师所作的专题讲座。谷泉研究员结合自己长期以来对石头、陶瓷和纸张这三种媒介材料在中国艺术中使用方式的研究,提出在设计美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应当重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力的运用。触感是这种感受力来源的直接方式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视觉在感官中统治地位,触感等感觉常处于忽视和废弃的状态,触碰有自身的等级,按层级可以分为无意义的触碰、有意义的触碰、高等级的触碰等,譬如古人对砚台在触觉上的形容是“婴儿臀”“美人肤”。而在古代社会中,高等级的贵族身份也体现在对提供高等级触碰经验器物的占有上。古人非常重视这种能够通过触觉提供直接刺激的媒介,使中国文明对于石头作为一种媒介的理解和使用达到了巅峰层次,这一点从玉石在中国艺术中作为礼器的地位和悠久的使用历史即可得知。在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深藏在古代器物中的传统至关重要。要实现对传统的现代化转化,不是死守传统的形式和符号不放,而是用传统的精华丰富我们当下的生活。 

谷泉研究员讲座现场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传承》: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媛媛,以《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传承》为题作讲座。李媛媛教授指出,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居于根本性、基础性的地位,只有具备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稳脚跟。东亚国家的现代化,都有对自身崛起的不同解释。与日本、新加坡等模式相比,中国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本位现代化。只有对自身文化自觉和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具有自身的创造性与发展性。要对这一优秀传统进行发掘,关键在于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李媛媛教授结合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展现不同阶段对文化基因的开发方式。最初将古代文物形式与现代设计品结合的文创制作,是传统文化“走向大众”的1.0时代。以“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新媒体视听节目的出现为代表,是传统文化“走近大众”的2.0时代。进入当下文化“走进大众”的3.0时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成为新的探索方向,通过精准的定位用户群体,能够提供更加温暖、优质的产品情感。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要讲好中国自身的故事,传播的方式也从官方媒体转变为媒体+平台+人际传播,从过去单一的官方传播主体,转变为多元主体结合传播的方式,传播的内容也从政治性传播向文明传播转化,这种多层次、多主体、有内容的传播,能够更好的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的由来和特色,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李媛媛教授讲座现场

    

  二:设计史、设计美学与设计批评 

    

  《中国现代设计史的语境与途径》:10月22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博为本次工作坊作了有关设计史和设计研究的专题讲座。周博教授通过自己在结合教学、策展和设计史方面的经历,提出中国近现代设计史研究的潜力和具体的研究路径。当下中国的现代设计史研究,存在两大主要问题:1、缺乏国家层面上系统、教科书级、视野开阔的公立博物馆收藏,也没有足够的经典藏品系列,缺乏主流叙事;2、国内高校对中国现代设计史的档案和文献等基本文献整理不够。中国现代设计史的研究,应当具有纵、横两个方向上的维度。从纵向上看,不能就“当代”而论当代,要有贯穿古今的视野,共和国勋章设计中装饰元素从敦煌的古代艺术中获得的灵感,古代碑学书法通过维新派主办的杂志对近现代印刷字体的影响等,都是古代元素向现代化转化的典型案例。从横向上讲,中国设计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实践,但同时也是全球设计中交互网络的组成元素之一。应当客观看待的国外设计发展的历程和设计史家研究方法的优长与缺点。此外,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对基本史料的发掘。以周令钊先生为例,他精彩的一生堪称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切片,这种代表性的设计师在各设计领域中为数不少,材料发掘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在对实物、人物、和史料的系统整理上,做“看得见、摸的着”、可信的设计史研究。 

周博教授讲座现场

  《美在日常——设计与设计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梁梅研究员以《美在日常——设计与设计美学》为题为本次工作坊作了专题讲座。梁梅研究员从设计的本质和设计师的本职工作入手,提出设计最重要的本质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改进,是功能上的提升,而设计师作为日常生活诗意化的人和理想主义者,在设计时应当从日常生活体验入手,以社会为大背景,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这种改良,不能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而是要以设计解决问题,通过产品表现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这样对用户的触动不会流于形式,真正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建立在对设计本质的这一理解之上,才能够有效判断什么是好的设计,才能落实设计的美学问题。美学的发展,长期与善联系在一起。设计作为一种服务日常生活的活动,其美学应当首先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这是它所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其次应当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幸福感和归属感。最后也应当具有社会教化的职能,令用户对生活、社会和世界有善意和热爱。设计的美学赋予日常生活以美的元素,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和时代的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真正的设计之美,是幸福愿景和自由王国的有效的通道。 

梁梅研究员讲座现场

  《山水之间与山水之境:传统居住环境设计美学》:梁梅研究员还为工作坊带来了一场传统环境设计美学的讲座。讲座以中国传统居住环境“居山水间为上”的观念,讲授了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居住环境美学之间的联系。山水间既是中国人身体的安居之所,也是情感的投射之地和灵魂的安顿之处。相比西方哲学追问的世界本原问题,中国哲学更关心的是现实的世界和人生,无论是儒家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还是道家的“天和”与“天乐”思想,自然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儒家将自然美与人的精神道德相连,对古代传统居住环境设计美学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道家则在从人与天地万物的同一中超越,影响了传统居住环境设计的美学判断。中国传统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基础上的风水术,则成为了指导居住环境设计的具体原则。三者相结合,最后落实到中国园林设计的观念和方式上,建构了中国人独特的居住环境模式,中国人把形、意、境融合到园林中,成为中国人居住环境审美观念的完美呈现,以人工的方式营造了与自然对话的世界。从崇尚居住山水之间,到营造山水之境,古人超越了自然之景的限制而上升到审美之境,成为中国文化的栖居美学。 

梁梅研究员讲座现场

  《设计需要批评吗?——以“批判性设计”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曲康维的讲座讨论了设计批评。讲座以“设计需要批评吗?”这一问题入手,分析了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之间的相似与分野之处。由于设计的文化性质中包括了艺术价值,因此在设计批评学的建构中,无意中常以艺术批评的前提和术语为准。然而回顾艺术批评出现的历史就能够发现,艺术批评作为一种18世纪中晚期在法国出现并流行起来的文体,它能够从艺术史、美学和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基础在于公共话语领域的出现,以及知识分子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认识。随着20世纪70年代前卫艺术期刊的集中出现,艺术批评更加被集中为一种对当下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写作上。以功能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设计,却并不具备类似的社会和理论基础,因而设计批评在艺术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桎梏。近年来西方设计界出现的“批判性设计”,以反功能主义为前提,通过设计品将社会问题具身化,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以马尔帕斯为代表对现代主义设计方法的批判,和以巴德赛尔为代表的人机交互基础的批判性设计方法两种路径。无论是前者对方法的批判,还是后者建立的批判的方法,都是将“批判性”作为设计中的核心概念,生产出一种不以文本、而是以产品形式存在的“设计批评”,在设计批评理论的构建上具有广阔的潜力。 

曲康维助理研究员讲座现场

    

  三:设计文化与设计实践 

    

  《设计文化》:“设计文化和设计实践”部分,StudioHVN设计事务所荷兰籍主创设计师Henny van Nistelrooy为工作坊带来了《设计文化》为题的讲座。他结合自己在业界的项目,分析了为什么在设计中使用文化元素。他提出,要正确的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首先可以在当地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其次应当将工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来源,从而通过产品,与当地人建立一种情感上的链接。主讲人介绍了自己设计的“马扎”“蚀”系列地毯、汉服沙发、汉服榻等项目,来分析一种古代艺术形式如何通过变形,适应当下的平面类文化产品。他所设计的“斗拱”项目,就是参考了古建筑中的歇山式屋顶和斗拱等构件的视觉特征,将这种视觉特性“转移”到沙发的设计中。在空间设计方面,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标准,他以自己参与的798园区“长征空间”改造项目为例,在将工厂改造为画廊的翻新过程中,保留了工厂外立面的元素特征和内在管道结构,保留历史感的同时又不影响画廊作为画作展示空间的职能。 

荷兰设计师Henny van Nisterlrooy介绍与中国品牌“汝山明”的合作项目

  10月24日上午,工作坊举行了闭幕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梁梅研究员主持了闭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研究员卢春红全程听取了参与本次工作坊学员的学习总结和汇报。参会的各位青年学者对本次工作坊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表达了由衷的谢意,为工作坊对自己在设计和美学理论上的提升深表感谢。卢春红研究员祝贺参与工作坊的各位青年学者能够在为期五天的工作坊讲座中学有所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会继续支持每年举办这个以设计美学为主题的工作坊,并欢迎各位青年学者为哲学所美学室主办的《美学》杂志投稿。最后,闭幕式主持人、工作坊学术主持梁梅研究员为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感谢了全程参加的青年学者和设计师们,对他们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大家能够把本次工作坊传递的积极的学术观念和设计美学思想应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推动设计美学在生活、实践和理论中的运用,希望大家生活更美好! 

    

  来源:现代美学之路公众号202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