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8月23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高层论坛——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涛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主编王卫权出席并分别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人民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5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期刊编辑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朝辉教授主持。

黄涛表示,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学校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推动学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现实意义。

王易在代表靳诺致辞中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引领、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学科建设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不够、七个二级学科之间师资力量不平衡、人才培养结构与数量不合理等不足,需要从提升学科建设眼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等多方面探索,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王卫权认为,本次高层论坛是《学科研究》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旨在为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提供深入交流研讨的平台和桥梁。本次论坛以“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就是要从历史经验总结的角度,科学阐释和总结新中国70年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伟大历程和成功经验,特别是研究阐释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以此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和贯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而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专家发言环节中,近30位与会专家围绕“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主题,分别从“新中国70年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伟大历程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主旨发言,主旨发言环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业部主任马雷主持。江西师范大学祝黄河教授、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同济大学刘勇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唐晓勇教授、湖南大学陈宇翔教授、北京大学宋朝龙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林伯海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解丽霞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马福运教授、四川省委党校李刚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岳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周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王永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春晖教授、云南财经大学何博教授分别作了“新中国70年: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大论题”、“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跨越”、“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金融资本”、“比较视野中的制度自信”、“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整体性思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领域的热点问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守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心,担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使命”、“中国改革进程与民主话语变迁”、“中国道路的大众认同: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及路径选择”、“守正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等主题的报告,重点探讨了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互动、价值与真理互融过程,围绕“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不过时”“如何汇通‘中西马’”以及“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等问题,系统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各阶段的思维逻辑,突出了共同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罗文东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忠教授、山东大学周向军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姚洪越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胡学举教授分别作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维度”、“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几点哲学思考”、“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论述”、“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历程和展望”等主题的报告,侧重从历史维度、哲学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涵,强调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要着重研究其哲学基础,要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南开大学刘凤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宏波教授、四川大学刘吕红教授、兰州大学刘先春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廖怀高副教授分别作了“从权威全面到整体综合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加强马列经典研读对提升学科建设质量的作用与意义”、“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审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习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几点思考”、“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新时代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顶层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等主题的报告,阐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的创新成果,强调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精准施策,严格遵循“数据高质量化,数据科学化、数据治理有效化”三大原则,在适应技术快速变化的同时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守正创新,深刻阐发新中国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要研究阐释好70年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互动规律及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启示,进而总结规律和发展趋势,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研究阐释好习近平对党史国史等问题的重要论述,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远的历史眼光,结合新的形势任务,更好总结运用新中国70年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更好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研究阐释好新中国70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政课建设历史性经验成就、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面临的新矛盾、新困难、新挑战以及提升新时代思政课实效性和获得感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