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第二届“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

  6月22—23日,第二届“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 

  6月22—23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海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及学术期刊界代表与会,就社会结构与社会形式的关系问题、现代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问题、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人与技术问题、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社会理论探讨等主要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举办,数十位专家学者及学术期刊界代表与会展开研讨。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巨变,在新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我国学界当下的社会理论研究还显得滞后和不足,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在主持会议开幕式并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学者应再打开一扇“窗户”,创造一个包容兼蓄的入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力量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亮点进行学理性的深入探讨。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南湜认为,社会科学是十九世纪以来应社会的现代化需求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当前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呼唤着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及时构建,以便对这种变化进行深刻认识,对这种巨变所带来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作为对这一呼唤的回应,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也正处于进行时,在这一进程中,要注意和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基于对自然科学之客观有效性的误解,将社会科学亦看作一种把握客观的普遍规律从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事物,而既未看到自然科学客观有效性之意谓,更忽视了社会科学因其所在之社会的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而具有的对象及方法的独特性;另一种则是过度强调社会科学之由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而将之理解为一种不再具有科学性的客观有效性的事物。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马天俊提出,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三种样式的关联:反思的关联、批判的关联和实践的关联。反思的关联以黑格尔哲学为典型,批判的关联以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为典型,实践的关联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为典型。反思的关联代表理论的深刻和思辨的静穆,承诺着抽象主体,只求理解、不求实践。批判的关联具有依据理论改变现实的崇高情怀,它要求实践,但依然承诺着抽象主体,因此难以真正进入改变现实的实践。实践的关联注重真正的实践主体,它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要求抽象的主体下降为具有实践性的具体主体,要求实质性地走向实践、改变世界,成熟的马克思恩格斯是这方面的典范。由于要求真正有所行动,由于涉及不远的将来可能发生的社会变迁,这种实践的关联还得经受普通经验的检验和质询,这具有相当的困难。马天俊认为,三种关联并非只能先后发生或进行,原则上它们可以并存于同一时代,也会发生相互作用,但其间的差别不可忽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提出“城市际性”(Interurbanity)概念,并用其分析中国都市一体化态势下的城市间关系。他认为,就地理空间而言,城市际性,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多个都市的都市性的交汇与重构,是两座都市在其边缘空间的有机的汇合与集聚,特别是都市一体化及都市圈背景下两座及多座都市间已具有事实性的同城化样态下的交互性、连接及其融合发展的需要。中国的都市一体化实践,使城市际性形成了典型的中国表达。当前,中国都市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城际交通,高铁更是通过前所未有的时空压缩拉近了中国都市间的距离,都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普遍化,同城化现象日渐明显。与之相应,各个都市进入新一轮的扩张,都市一体化进程加剧,不仅郊区迅速城市化,而且城市际空间迅速发展起来,甚至于成为都市空间,这样的都市一体化实践,已经形成了值得分析的城市际及其城市际性。城市际性要求城市发展要破除掉传统城市发展的环形思维,更多运用体现全局性和社会性的空间思维。 

  据介绍,“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论坛由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南开大学哲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青年领军学者联合发起,论坛旨在在哲学、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交叉基础上,推动我国学界在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社会思想和方法论的研究。首届论坛于2018年在复旦大学召开。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会议现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