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2018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综述

 

 

121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2018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内蒙古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师生以及相关媒体记者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兼人的发展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生平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崔新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陈鹏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论坛中,内蒙古大学叶险明教授以“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问题”为题作了报告。叶险明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复杂性的认知是形成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识的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源于作为主客体双向运动的全球化复杂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成的复杂性以及民族国家治理机制、世界地区治理机制和全球治理机制之间关系中的复杂性。

首都师范大学徐志宏教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为题作了报告,从人类生存的相同命理与不同发展运势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他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创建共同体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选择和价值追求;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基础上真理性话语和追求人类共同命运的价值话语掌握在我们手里,追求成为人类共同的话语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以“全球化与现代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挑战——兼谈中国文化选择”为题作了报告。他强调,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既要展示我们民族特色,又要展示具有人类命运文明的共同价值、基本价值;既要注意民族意义,也要注意世界意义,要把二者统一起来。面对现代化挑战,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问题与文化逻辑和市场逻辑的问题。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首先要解决好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矛盾,拒绝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各种类型的中心主义;其次,文化选择上要特别注意文化主体的问题,注重文化宣传、文化沟通,以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沟通、相互理解以及民间文化交流为前提,这样我们才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的文化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崔新建教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层次上来讲,从低到高分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从范围上来讲,分为民族共同体、区域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不论哪个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包含共同认知、共同价值理念、共同行为规范、共同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远大的理想,也是一个基于对现实改造的方案,同时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有一种长期的思想准备。

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以“民族文化个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一个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民族与世界的互动中呈现出来的一个关系性概念,它所呈现的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就是民族文化个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他强调,我们要建构大家共同具有可遵循、可操作的人类共同的价值,另一方面要表现民族文化个性。维护民族文化的个性学理层面需要对以下问题开展深化研究:第一,要自觉守护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第二,在当代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节点,每个民族都要树立一种文化担当意识;第三,应该恪守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价值诉求。最后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中国方案还要通过精心的呵护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个性为前提,方能使其具有一种经验的实践性和超验性的价值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鹏程研究员以“近代以来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几位思想家关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话语遗产及其在现今时代的意义”为题作了报告。李鹏程对西方思想史上“共同体”概念进行了从古希腊到滕尼斯的溯源。他认为,全面而深入理解“共同体”这一概念要区分“共同体”的概念和“社会”的理念,以及“共”、“同”、“社”、“会”的语义学分析,普遍语义学的沟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很重要。

中央编译局杨金海研究员以“‘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实际上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在21世纪创造性的应用发展。我们要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以及交往思想的认识与研究,更要认真研究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才能共同推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题为“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的报告中,杨生平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作了以下三点阐述:一是马克思研究共同体的独特视角与内涵。马克思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共同体,特别是国家,政治视角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他强调,深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此次论坛立足全球化背景,学者们深刻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基本问题、文化视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问题以及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明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理论实质与实践路径。大家一致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提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21世纪的创造性应用与发展,深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此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促进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合理性和复杂性的认知,就如何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如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进一步改善全球治理,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化研究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思路与对策建议。

2009年至今,“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举办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是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学术交流的品牌论坛,历届论坛都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是推进中国文化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探讨的学术平台和前沿阵地。

作者:李建芳 杨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