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7”在京召开

 

512日下午,以“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7”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出席论坛。

陈旭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陈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之中,文化自信的内在底蕴就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体现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中,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再次要体现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之中,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色。

杜飞进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首要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都对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传承保护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要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课题,切实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都责任,希望更多专家多研究北京问题,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北京出谋划策。

在主题发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韩庆祥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北京日报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赵靖云,分别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发表了演讲。

陈先达在论坛上作了题为“论文化自信的政治性和学术性”的报告。他认为,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政治问题,需要结合中国的近代历史和政治现实背景来审视这一问题,“文化自信”不是纯学术问题。

韩庆祥以“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及其当代意义”为题发表了演讲,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框架审视分析中华文化,认为可以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身心、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

戴木才作了题为“文化自信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的发言。他说,核心价值观需要文化涵养,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逐渐培育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核心价值观,这为锤炼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我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稳定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于丹在发言中分析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几个问题,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成为时代课题。界定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物理切割,因为中国文化有一体多元的特征,是融合为一体的。

孙熙国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的根本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当代文化,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增强文化软实力。

赵靖云作了题为“守正出新,宣传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言,介绍了北京日报社立足《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宣传文化自信,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本次论坛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中特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凯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出席活动并主持论坛主题发言环节。

中宣部理论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部分在京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代表,市属社科理论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150余人出席论坛。

(来源: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