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首届全国生态学哲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7224日,首届全国生态学哲学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办。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到场的嘉宾有清华大学雷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田松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崔骁勇教授,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研究员叶平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严火其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葛永林教授,河南师范大学王海琴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叶立国副教授,山西大学赵斌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毕丞博士,郑州大学王翠平博士。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大学、中南大学四所高校的博士和硕士生(共1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报告围绕生态学和哲学的主题展开,内容广泛丰富,体现出综合研究的趋势,将自然科学与哲学反思结合起来,形成更大、更综合的共同体。

1.对生态哲学、环境科学、环境整体主义的哲学探讨。余谋昌研究员提交了题为“生态哲学是新的哲学范式”的论文。叶平教授的报告《环境科学的性质、体系结构和发展特征》,考察了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论,并总结环境科学不是单一学科而是一群交叉学科,是围绕着环境问题的解题交叉建构的环境学科群,具有不同于传统学科的新范式的革命性质。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目的是为了人与地球环境的和谐。因此把握环境科学观念的继承性和突破性、研究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发展的发散性和收敛性、文化的批判性和先导性、决策和评价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对于积极推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形成“大环境科学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雷毅教授的报告《环境整体主义的生态学基础》,指出20世纪生态学关于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及其营养动力学的研究,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多样性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环境整体主义的理论建构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持,从而使环境整体主义能够与传统哲学相抗衡。

讨论时段各位专家对报告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很多问题,针对叶教授的报告,主要问题集中环境科学究竟是人文社会还是自然科学;整体观还是系统观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也值得探讨;环境科学是否可以归结为生态科学、经验科学;环境科学的解决是否依赖于生态学科学等等。叶教授针对相关问题做了回应和解答。

2. 从自然科学的视角进行的生态学研究。崔骁勇教授的报告《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看生态学的发展》是以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为例,简要分析了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并试图分析其中的哲学问题;严火其教授的报告《美国综合养分管理学科的整体论意向》是从农业中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并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讨论时段各位专家进行了提问:微生物的存在到底是宏观的生物到底是更高级还是更低级;目前对微生物世界认识会对其产生巨大的破坏,如何权衡这一认识行为;微生物种群通过析出的方式进行研究,这样的还原论模式能否获得自然界中整体性;微生物对进化论学说有什么影响等等。崔教授针对相关问题做了回应和解答。

3.从哲学角度分析生态学研究中的争论。肖显静教授的报告《生态系统能量说:本体论的整体论》,就“生态系统能量说”的核心概念以及与生态系统属性的关联,对其内涵上如何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进行了研究。赵斌副教授的报告《整体论与生态系统思想的发展》提出,20世纪,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全部都离不开对生态学整体论的认识与探讨,伴随着本体论与方法论上对生态学整体论地位的不断调整,生态系统的研究在近一个世纪内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因此,通过生态学整体论发展的视角可以帮助建立关于生态系统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完整描述,从哲学层面阐释生态系统的本质以及理论形态的演变进程与发展方向。毕丞博士的报告《群落的内涵研究》,指出机体论和个体论学派的争论,让学界形成了关于群落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念,因此对概念的明晰就显得很重要,通过梳理文献最后总结,群落是一个具有“实在性”的存在,是一个具有“机体性”的存在,更应该是一种包含物种与环境、物种与物种以及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特定的对应关系的,“关系性的存在”。王翠平博士的报告《生态学整体论与还原论争论研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考察了生态学整体论和还原论的争论。王雯博士生的报告《群落演替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争论研究》,指出群落演替的机体论和个体论的观点都是有问题的,使用任何单一的演替模式去解释所有原因和机制是不充分的,也是不可行的,构建共同的概念框架以说明生态事实和过程,才是符合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何进博士生的报告《生态系统能量路线图:还原论者的整体论》以奥德姆兄弟的研究实例为依据,梳理了能量线路图方法的提出及其发展阶段,并对能量线路图的整体论特征进行了分析,评述了其整体性受到的质疑及相应的回应。葛永林教授的报告《哲学思辨在生态学中的映射》分别分析了机体论与机械论——群落的属性之争、唯名论与唯实论——生态系统的本体论地位之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群落形成的机制之争,从而指出放弃封闭的、原子论的、决定论的和追求生态系统特性普适性假设,转向开放的、有机的、历史的生态实体的本体论,追求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进一步完善生态学的形而上学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讨论时段各位专家进行的提问主要有,对群落概念相对应的描述和对性质的表述是不是能够推出它是存在的;群落的定义定位在实体性的存在和关系性的存在;尺度的含义;对有机论的观点质疑是不是一定是个体论的,而对个体论的质疑是否就是有机论的等等。各位教授和同学对相应问题进行了简要回应。

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王海琴教授的报告《生态现象学“元”哲学研究》提出分析并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哲学关系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基,也是生态哲学需要研究的核心工作。人与自然关系框架上的自然主义特征,使得当代西方主流生态哲学泥滞于对人之生态责任的辩护,忽视对人之理想人格及其与生态责任之间关联的考察,深陷混淆事实与价值二分及环保观念与行动两张皮等指责之中。生态现象学这种异于主流和经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是建立新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

专家提问包括生态现象学要处理生态学的什么问题,它的优势在哪儿等等。王教授对提问进行了回应。

5. 认识论层面上的生态学研究。叶立国副教授的《生态系统:系统生态学知识如何可能的认识论模型探析》揭示了系统生态学家们研究对象的“生态系统”如何可能及其认识论功能,并指出作为“认识论模型”的“生态系统”在两个层面上具有不可还原的特征:其一,由于其多变量动因使得生态系统显现混沌、突变等复杂性现象,“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的存在,必将带来确定性缺失、长期预测的不可能;其二,在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带来“适应性”问题。即在复杂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中,作用方式影响要素本身的改变,同时构成要素又改变作用方式,这种反馈作用也使得生态系统具有不可还原的特征。田松教授的报告《走出机械自然观》强调机械自然观是把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人类生活,视为可以拆卸、可以掌控的机械。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人类需要寻找新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新的文明方式,需要有新的自然观。

讨论时段提出的问题主要有:机械自然观是本体论的何以成为工业文明的认识论基础;目前危机的根源是机械自然观加上人类中心主义,那么到底哪个是根源。教授们对提问和评价进行了简要回应。

在本次会议上,还筹备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人选,理事长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肖显静教授担任。